周二(2月6日),債市收復周一失地,國債期貨低開高走,午后隨著股市回落進一步走強,10年期主力合約刷新一個月高位。公開市場延續凈回籠操作...
中國1月外匯儲備為31844.6億美元,較2022年末上升568億美元。河南首批“保交樓”專項借款項目交房時間表出爐:10月底前全部交付。廣東:到203...
日本股債市場周二同步走弱,早間公布的日本名義薪資以創紀錄速度上升,令市場對未來政策扭轉預期再度升溫,中長端日債收益率帶動曲線陡峭化上移。
2月以來非銀金融機構在二級市場上轉為凈買入債券,尤其是理財資金在去年11月以來首次單周凈買入債券現券。
鑒于工資走勢與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密切相關性,日本名義工資以創紀錄的速度上升,可能進一步讓市場相信,日本央行將在行長黑田東彥于4月卸任之后開始扭轉長期以來的超寬松貨幣政策。
近年來,我國主要從部門規章層次對地方政府債券信息披露的內容、時間和平臺要求進行細化,但目前在地方政府債券信息披露方面還缺少全面、系統的規則。建議積極回應市場對地方政府債券信息披露的需求,出臺地方政府債券信息...
美債市場本周一延續上周五走勢,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,交易員們考慮到,在1月份強勁的就業報告公布后,美聯儲再加息幾次的可能性加大。
疫情沖擊大幅緩解后,企業經營活動較快修復,應對短期資金往來的票據融資需求有所上升,使得票據利率大幅上行;而流動性環境變化與票據供需矛盾雙因素作用,導致票據利率期限利差出現倒掛。
記者從多位地方財政、發改系統人士了解到,近期監管部門組織地方申報2023年第二批專項債項目。監管部門要求,此次申報的專項債項目資金需求和第一批次申報需求之和,按照全年專項債額度的3倍左右把握。